日期:2019年12月08日 来源:本站原创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科教卫体委员会 陈婵娟
想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回忆。上学时,父母总说:“好好学”;工作时,“好好干”;与人相处时,“要有礼貌”。无论是书香门第,还是寻常百姓,凝聚良好家风的话语可能不尽相同,但对“做人要实,做事要实”的理解和传承是一致的,对“匡扶正义、遵纪守法”的教导和要求是一致的。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风沐雨般的熏陶。而如今,我们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家庭教育正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我县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发起的、旨在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号召,举办了积极而有效的活动。县妇联在家庭教育方面起了引领作用,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活动,并不定期邀请省、市著名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每年近20场次,覆盖家庭2000余户,从而有效地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此外,中小学普遍成立了家长学校,方便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家庭教育工作的展开是有序而富有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绝大部分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方法不恰当。据调查,全县家庭中,懂得家教重要性的不在少数,然而不会或不太会教育孩子的家庭父母为数比较多,占62.2%,排在家长教育孩子烦恼中的首位;而夫妇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和其他原因则分别占29.2%、18.5%和20.6%。“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已经成为家庭教育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2、尽管家长学校是家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但家长主动和学校联系得不多,很多家长对此没兴趣,只是迫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不得不参加。此外,不少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多是侧重于针对学生在学校出现的问题而召开家长会,针对个案进行交流,而不是系统地传授家教知识。
3、缺乏具有相关技能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向家长传授如何教育孩子虽然与教师如何教育学生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家长属于成年人,家长教育孩子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方式方法。教师队伍中真正能给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知识和方法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教师没有这种能力。
三、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各类家长学校,开展规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公开课、亲子阅读等活动,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素质。打造网上家长学校,集聚社会力量,联动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设计编制适合家长学习使用的家庭教育公益课程。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组织保障。首先,要积极推动建立由各级政府牵头,妇联、教体局、文明办、民政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作的领导机制,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弘扬和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第三,积极拓展家庭教育活动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书香家庭”等各具特色的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让好的家风成为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态。
3.加强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制定适合我县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计划,开发适合我县实际的培训课程和大纲,科学系统培训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服务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二是招募家庭教育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工作者,邀请家庭教育专业导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壮大家庭教育队伍。
总之,家庭教育功在家庭,利在国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