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0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对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文旅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龙 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及省委的号召,及时成立了青阳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由县广播电视台党组全面负责组建青阳县融媒体中心;2018年12月青阳县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将我县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资源全面整合,聚拢各方资源,打通“台、报、网、微”等媒介,初步形成全媒体发展平台。
挂牌成立后,我县首先落实融媒体中心办公场所,将县文广大厦7、8、9三层作为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场所,增加了800平米的业务用房。其次,整合人员,统筹整合县广播电视台、《池州日报·青阳新闻》采编室的职能,人员集中办公。第三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融媒体技术平台和配套设施等。目前,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即“中央厨房”试运行正在进行中。
“中央厨房”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融媒体中心需要通过中央厨房来统一指挥、协调和运行,实现“策、采、编、发、评”的全流程操作,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元发布”的工作格局。从我县目前运转情况看,如何高质量地进行融媒体业务流程再造? 如何提升融媒体传播覆盖面? 如何在实践中落实“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融媒体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定位,科学规划我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主框架
首先,要做好功能定位,提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其次,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需要将机制、人员、业务、内容、渠道和技术融合一起,整体设计,对接智慧城市。
二、加大投入,建设高清数字化多维发布的融媒体中心平台
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需要高投入成本,新技术的支撑,大数据的分析。目前我县虽也建设了“中央厨房”,但广播电视的设备还是过去的非编,标清的播出,与周边市县的全高清播出有着鲜明的反差。希望县政府强化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我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再上台阶,使其成为集新闻、资讯、政务、民生、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平台,逐步探索出“融媒+政务”、“融媒+服务”、“融媒+产业”等新兴模式,促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多维发展。
三、拓宽渠道,开通网络广播电视节目本地IPTV
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做好网络传播。"融媒体"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无限空间",解决了县级媒体的致命的弱点--覆盖面小的问题,无限扩大了广播电视的传播面。但是,目前我县广播电视还只在安广网络播放,存在移动电信互联网上没有青阳节目的尴尬现状,周边东至、石台已有。希望我县及早尽快地在移动电信网络上增开广播电视节目发布平台,开通本地IPTV。
四、引进人才,建设好一专多能的融媒体中心队伍
媒体融合,人才是根本。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内容生产上要求具备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可视化等多样化技术,实行的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全媒分发”,而我们原有的队伍素质适应难,业务人员普遍技能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人才紧缺是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议必须在选、用、育、留各个方面发力,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积极投身融媒体中心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与有关部门、周边区县市、互联网公司等加强沟通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人才的培养,留住人才,打造出具备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记者,壮大一专多能的新闻采编队伍,把融媒体中心这支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群众信得过的传媒铁军。